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
编辑:育德园师(www.ysedu.com) 2013-06-09
259

参考答案
一、填空题。本大题共10个小题,每小题2分,共20分。
1、D, 2、D, 3、B, 4、B, 5、C,
6、C, 7、A, 8、A, 9、B, 10、A
二、填空题:本大题共10个小题,每小题2分,共20分。
11、社会文化研究
12、关键期
13、关于策略的知识
14、基本结构
15、观察
16、问题解决
17、等级评价量表
18、社会关系
19、教学效能感
20、教师的情绪
三、判断说明题:本大题共4个小题,每小题6分,共24分。
21、错。最早为具体运算阶段。
22、错。之后。
23、对。陈述性组织者不同于比较性组织者,其作用在于新旧知识间建立类属关系(p123)。
24、错。认知失调只是内部条件之一。
四、简答题:本大题共4个小题,每小题6分,共24分。
25.什么是先行组织者?
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(2分)
比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抽象、概括性(2分)
与原有认知观念和新学习内容相关联的(2分)
26.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的概括?
知识的概括是获得对一类事物抽象、一般、理性认识的认识的过程(2分)
充分利用变式(1分)
科学地进行比较(1分)
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(1分)
启发学生自觉进行知识概括(1分)
27. 列举至少6种改变学生行为的心理辅导方法。
(1)强化法
(2)代币奖励法
(3)行为塑造法
(4)示范法
(5)处罚法
(6)自我控制法 等
每点各1分。
28. 简述布卢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。
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、情感、动作技能三大领域(3分)
(1)认知目标:知识、领会、应用、分析、综合、评价(1分)
(2)情感目标:接受、反应、价值化、组织、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(1分)
(3)技能目标:知觉、定向、有指导的反应、机械动作、复杂的外显反应、适应(1分)
五、论述题:本大题共2个小题,每小题10分,共20分。
29.论述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。
(一)认知方式差异
场依存场独立;冲动型沉思型;辐合型发散型;立法型执法型司法型;(2分)
(二)智力差异
智力水平;智力类型;智力表现早晚;性别差异(2分)
(三)教育含义
a 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(1分)
b 利用与学习者认知方式相一致的教学策略;根据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对策(1分)
c教学不仅适应智力差异,而且要促进智力发展。(1分)
适当展开、举例1-3分。
30、请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。
(1)有效的说服
(2)树立良好榜样
(3)利用群体约定
(4)价值判断
(5)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
以上每点各1分,展开论述1-3分,举例1-2分。
移动端访问: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