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案如何写好
编辑:育德园师(www.ysedu.com) 2013-11-06
415

青年教师由于入职时间不长,教学经验不够,因此写好一篇完整的教案一直是一件让他们头疼的问题!小编作为一名多年来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,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讲讲教案如何写好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一、 教材的选择
我们选择教材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、兴趣爱好,一节课的内容深了、浅了、多了、少了,都是不恰当的,只有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,能引发幼儿兴趣的教学内容,才能先发制人,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的目的。
如小班儿歌教学《过桥》,正是考虑到小班是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基础阶段,简短而又朗朗上口的儿歌正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最好载体。选择这个内容就是觉得这首儿歌的动作性很强,符合小班幼儿爱动的特点,很适合小班的孩子学习。而且,我觉得这个内容还有很强的情境性,可以籍此把幼儿带到儿歌所特定的情境中,从而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觉儿歌,学习儿歌。
二、目标的确定
活动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确定:1、知识 2、能力 3、情感
如儿歌《过桥》的目标是:
1、 学习口齿清楚、声音自然地朗读诗歌。
2、 尝试简单地仿编。
3、体验活动的乐趣。
目标1学习朗读、学习儿歌是知识层面的,是知识的积累和巩固;目标2尝试简单地仿编是能力层面的,是能力的提高和锻炼;目标3体验活动的乐趣是情感层面的,是情绪的体验和表达。
当然,在确定目标时虽然基本是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考虑,但也不是说每个活动设计都是这样三条目标,有时候也可以结合起来,而且可以根据每个活动的侧重点来安排目标的前后。
三、流程的设计
一堂课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引发幼儿的兴趣,开场的第一环节很重要。引题能不能先声夺人,对一堂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所以,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力度的吸引过来。
如在《过桥》的第一环节(开始部分)中,开始我就让幼儿以小动物的身份进场,,很快就把孩子带入了儿歌的情境,为儿歌的学习制造了气氛。并在导入课题时渗透安全教育,让他们过桥的时候要注意安全,其实也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过桥本身上,避免出现诸如玩水等与本课关系不大的情况。
一般在引题后就是重点内容的学习了,这里有一个循序渐进、由浅入深、由表及里的过程。而怎么教、怎么学就看你活动过程怎么去设计。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有老师的许多隐性因素渗透在设计中,自己的心中一定要明白这个环节要安排在哪里,要如何安排,为什么要这样安排,只有做到设计时的心中有数,才能做到上课时的运用自如。现在以《过桥》为例重点讲一下设计的流程和其中设计者一些隐性的理念。
移动端访问:教案如何写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