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生物说课稿:《流动的组织——血液》教材分析
编辑:育德园师(www.ysedu.com) 2013-10-19
320

在准备说课稿的时候,你最需要的辅助工具就是生物教材,但是只有教材是不够的,你还要学会去分析教材,今天小编就以《流动的组织——血液》为例讲解一下,初中生物说课稿:《流动的组织——血液》教材分析。
各位老师:你们好!
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:流动的组织---血液
首先,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:
1、教材地位: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,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到生物圈中,都必须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。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学习循环系统的基础。
2、教材内容:本课教学包括:血液的组成及功能;血浆的成分和功能;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及功能;有关人造血液、造血干细胞的研究。
3、重点难点分析及确定的依据:分析教学内容,与老教材不同的是,降低了知识难度,减少了过多的专业术语,避免学生学习过细过难的生理学知识。所以我把重点难点放在以下几方面:
教学重点:血液的成分及功能
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,带动着物质的运输,保障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,掌握这部分内容是为学习“血液循环”奠定基础。
教学难点: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,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,血红蛋白的特性
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人血的涂片,可以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血液,加深学生的理解,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。
4、学情分析: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。虽有流血、验血的经历,但对血液含有哪些成分,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,还知之甚少。
5、教育教学目标
根据上述教材分析,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,制定如下教学目标:
知识目标:A、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;B、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,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;C、了解有关人造血液、造血干细胞的知识。
能力目标:
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;运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。
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:
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;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,解决医学难题,造福人类。
只有把教材分析的透彻了,你才能够对所讲授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,这样在说课的时候才能更加流畅自如,灵活应对考官所提出来的问题,加油吧!
移动端访问:初中生物说课稿:《流动的组织——血液》教材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