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之说课的心理指导
编辑:育德园师(www.ysedu.com) 2014-08-07
496

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环节是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、知识传授能力及学习理论的考查,根据历届考生经验总结,很多考生都会因为心理因素导致失分,那么,考生如何调整好的自己的心态,把握有限的时间从分的去表现、完美发挥自己长处去打动考官,赢得胜利呢?下面编者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之说课的心理指导。
1.说课要以认知心理活动规律为指导
说课中教师首先要充分运用并通过自己的感觉、知觉、思维和记忆等认知活动,去熟练透彻地掌握说课的内容,特别对教材内容要有清晰的感知,深刻的理解,并牢牢地保存在记忆中。还要把教材的教学观点和思想感情,化为说课者自己的科学信念和思想感情,也即对教材要作到“懂”、“透”、“化”,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很好地教给学生。尤其要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,研究如何依据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规律,去引导学生感知教材,并通过思维理解掌握教材。学生感知、理解教材的方法是什么,有何困难,如何帮助学生解疑排难等等,都应当在课堂教学前有清晰地了解和研究。从心理学的观点看,整个教学活动也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,利用各种感官,去掌握所学知识的认识心理活动;而教学的效果,也是学生认知心理活动的成果。说课一刻也离不开认知心理活动规律的指导。
2.说课要以情感、意志等心理活动规律为内驱动力
说课是一项艰苦的工作,需要教师有满腔热情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才能完成。首先,要说好一节课,是认真备课刻苦钻研的结果。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大纲,熟悉教材,了解学生,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,并说出教学程序设计及其理论依据。因此要求高、难度大,确是一件艰苦的事情,绝非马虎敷衍所能完成的。再者,过去仅要求教师课堂上当好演员,而说课要求教师不仅当演员,还要当导演。正象《社会心理学》讲的那样,“一个人身兼几个角色,各方对它提出不同期待,他感到无法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时,也会产生内心矛盾。”一开始教师怕说不好课,这种矛盾心理使部分教师认为说课是一件苦事。
针对教师这种矛盾心理,领导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说课的意义,使之明确说课的指导思想,接着开展各种形式的说课评比活动,将竞争机制引入说课,以此外部机制激发教师内驱力的积极性。不少教师因说课质量较好而受到奖励,从而对说课活动感到兴趣,这就由外部机制转化为内部机制的驱动力,通过相互联系的两种机制,使广大教师对说课的态度经历了“服从——同化——内化”的过程,即由最初的“服从型”发展为现在的“自觉型”,由此把被动参加说课,变为自觉自愿的行动。
心理学的研究表明:个人的工作与学习能否获得成就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能否发挥其积极性、主动性,这是个人动机力量的具体体现。通过说课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显著提高,使教师由此体会到艰苦劳动的愉快,感到是一种莫大的自我满足。
说课中的苦与乐,从心理学上讲,是心理学中情感和意志相互促进和集中体现的结果,它是开展说课活动强大的推动力。由此可见,心理学不仅给予说课以有力的理论指导,还为开展说课活动提供强大的心理动力。从哲学上,说课的苦与乐是辩证统一关系,说课必须下苦功,付出一份劳动,就会有一份收获。常言说:梅花香自苦寒来,说课活动是苦中有乐、乐中有苦,是苦乐结合的和谐乐章。
3.说课要以需要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激励机制
需要是激发人的行动积极性的心理源泉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目前我国教师有三种需要:一是社会生活需要;二是工作、学习需要;三是生活福利需要。其中工作、学习需要是教师希望有较好的工作条件,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,做出成绩,爱到尊重,获得荣誉,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,当一名优秀教师,有进修提高机会等等。
上面就是编者分享的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之说课的心理指导,以上都是说课的心理科学基础,大家一定要掌握好要点,避免在说课环节因为心理因素而导致自己乱了方寸,最后,小编预祝大家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,顺利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!
移动端访问: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之说课的心理指导